冻干机的制冷及真空配置问题描述
点击次数:1417 更新时间:2017-05-08
冻干机制冷及真空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制冷系统的配置合理性,压缩机制冷量及配套膨胀阀等部件配置的有效性来决定的,当发生真空泵进水的现象时,排除制冷工况调整问题以外,比如膨胀阀的调节、制冷系统泄漏、制冷系统各压力温度指标异常的情况。制冷的问题可从以下角度考虑分析。
一切分析的前提要确定温度、真空的有效性,判定真空测量仪器,温度探头的有效性,同时观测温度探头测量点的合理性,包括探头的位置及探头和测量点的有效接触情况。
1.冷凝器盘管温度无法达到,或者无法保持,甚至反弹,说明制冷能力不足。这要从提升制冷能力入手,部分情况下,
冻干机前箱的掺冷也会影响到盘管的温度。
2.极个别的时候,可能会发生盘管堵的问题,可通过观测盘管间的温差,通常情况下,盘管间的温差小于10℃是正常的,在达到稳态时,温度小于5℃是比较合理的情况。另外,可结合盘管的结霜情况来判断,如果在制冷剂蒸发的部位都不结霜,可能是有堵塞的情况。
3.真空泵进水,其实zui直接的现象是:泵头真空值低于于盘管温度对应的饱和蒸汽压,水汽根据压差直接流向真空泵。所以可根据盘管表面温度查得对应的饱和蒸汽压力,与泵头真空压力对比来判断。此问题的解决,主要是真空泵组的配置问题,在满足
冻干机的真空极限,抽空速率的要求下,可进行真空控制优化,在系统真空抽下来之后,在大量升华阶段,关闭真空泵组来进行有效改善。
4.在后箱有积水的情况下,在抽真空的时候,产生低沸,水汽进入真空泵,这要在清洗,化霜等阶段进行具体的判断。
5.如果制品中有不凝性气体,那在升华过程中,水分迁移的过程中,不凝性气体会影响盘管表面对水蒸汽的捕集。